第83节
作者:自带小板凳      更新:2023-03-10 17:42      字数:4190
  第108章 除恶务尽(抓虫)
  话说墨菊前日听到这些话时,起初是根本就不信的。但当她开始反思起自己这段时间的诸多不顺时, 那猥琐下属的话却仿佛长了脚般, 一个劲地朝她耳朵里跑……
  今晚这个花园小酌, 墨菊原本准备来个仙气飘渺的出场,再来个血脉偾张的贴身独处。
  就连她身上的这几层纱衣也是精心准备好的。据说,是京城最有名的青楼妈妈的几大法宝之一。
  这纱衣的妙处就在于, 若是穿者舒展舞动, 它们就会轻盈飘起, 如雾如幔。最勾人的就是,这些纱衣镂空的地方错落有致, 在明亮灯光下一照, 纱衣下曼妙的女体就会若隐若现、半遮半掩。
  这纱衣曾为京中最大的青楼拉住了靠山, 也曾为几位佳人觅得了归宿。
  如此无往而不利的法宝, 墨菊拿出来时,竟是有种割肉的心痛感。因为纱衣材质特殊,每套纱衣几乎只有头一次穿着时, 才有那种仙气缥缈的感觉。一旦上过一次身后, 那种轻盈飘逸感就会迅速减少了。
  下了血本的墨菊觉得今晚这事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了。
  不曾想, 这位谢县尉看也看了, 瞄也瞄了,最后却来一句——该上菜了?!!
  眼见着,此番心血又喂了狗,恼羞成怒的墨菊脑中瞬间就响起了猥琐属下的那些话。于是, 她张嘴就把话给喷了出去……
  然而,踩住谢县尉痛脚的爽快感还没消散,阴影中,那个飘在半空的公公就一盆冷水把墨菊泼醒了!
  “老天啊,我都做什么了?!”墨菊心中忍不住尖叫了起来。
  原本是想通过卫川这二人,与大皇子搭上关系,为今后行事做好准备的。
  可如今呢?她不但没能如常先生最期待的那样,成为县尉的娘子,从而逐渐把此人控制在手里。而且,因为之前的一时忘形,竟然惊动了这位神出鬼没的“公公”?!
  这位公公,她是听说过的。之前尹梅在给常先生的信中,就把戴如斌遭遇了大皇子系高手宦官的深夜警告一事,说过一次。
  所以,常先生也提醒过墨菊,若是在卫川见到疑似之人,一定要谨慎对待。即便无法交好,也绝不可与之交恶。
  墨菊此刻只想一个白眼,晕倒过去。她可怜巴巴地转过头来,看着谢沛,那哀求之意溢于言表。
  不想,这位谢县尉忽然扬起一侧眉毛,嘴角一歪,戏谑地说道:“墨小姐快省省吧,你这模样可没法打动我啊,毕竟我可是好龙阳之人呐……”
  谢沛还朝那位“公公”看了一眼,继续说道:“比起来的话,还是这位公公更加诱人一些,啧啧。”
  墨菊目瞪口呆,懵逼地从鼻子里冒出了个怪音,就如同烂泥一般,萎顿了下来。
  谢沛回到府中后,竟是又等了片刻,才见到了“李公公”归来。
  “怎么这么久?”二娘开口问道。
  李彦锦贼兮兮地笑了声,道:“之前是想看看他们的来历和后招,如今不用看了,自然是要收点辛苦费了,嘿嘿。”
  谢沛听他把墨菊那伙人的银钱都弄走了,就忍不住摇头道:“你这都快养成贼不走空的习惯了……”
  “且,就许他们算计咱们,还不兴咱们坑坑他们吗?再说,我没打人就不错了,那点银子也是咱们和下面的人这些天的辛苦费。明儿就给大家发红包去,哼哼。”李彦锦在心里默默给戴如斌记了个账,以后有机会了,自然是要那老小子好看!
  墨菊一行人最后是匆忙卖了房子,才离开的卫川县。
  他们走后第三日,李长奎突然回来了。
  他连灌了两大壶茶水后,喘了口气说道:“人都抓到了,二娘叫上些人,再弄几两车,把那些家伙都给搬回来吧,我一个人不方便。”
  下午,谢沛带着三十个手下,和两辆骡子拉的大板车,跟着李长奎出了城。
  次日上午,一行人才回到县城。而他们回来时,那两辆板车上已经堆了十几个捆成死猪的嫌犯。
  当天晚上,李长奎先把自己这些天的经历说了一遍。
  夫妻俩听完,都是怒不可遏。当夜就把这些死猪好好审了一遍。
  这些人吃过李长奎的苦头后,有些还嘴硬不说,有些则问啥说啥,只求能给个痛快了。
  原来,杨家早在几代人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江湖势力之首了。
  起初这个名为“三桩帮”的势力,除了杨帮主有一套家传掌法能撑场面外,其他人也只是些寻常闲汉。所做之事,也不过是走个镖,做点小生意之类。
  不想,到了杨家兄弟的父亲——杨宝来继承了帮主之位后,竟是渐渐与贼盗云集的平三门拉上了关系。
  从那以后,三桩帮倒是渐渐兴盛了起来。但所做之事却越来越让人不齿。
  后来,因为不小心惹到了不该惹的人头上,三桩帮险些全军覆没。
  自那之后,杨宝来就远离了京城,甚至连府城都不敢呆,寻到了卫川这么个小地方,藏了起来。
  他虽然隐藏了下来,可跟着他的那些人还要吃饭穿衣。于是三桩帮就从明转暗,渐渐变成了一个藏头遮尾的贼盗组织。
  他们暗地里,用些龌蹉手段,做局设套,蒙骗银钱,抢夺财物,甚至还拐卖人口。
  就连杨家如今所在的这个染坊,也是设了套,从马家手里弄来的。
  三桩帮做的恶事之中,有一桩八年前的大案最为出名。而杨金博也因为这桩大案,被人追杀得险些去了半条性命。
  八年前,北地闹蝗灾,同时蛮族也趁乱加紧了攻势。
  当时,北地守军的军饷却被某些人克扣了大半年,军心颇有些不稳。
  在蛮族突破了防线,攻占下一处边城后,高堂上安坐的那些人才慌了神。
  当时还在位的老户部尚书,费尽心力终于说通了皇帝,给北军加派援军,并把粮饷统统补齐。
  为了鼓舞士气,老尚书找到了当时最大的钱庄——鸿泰钱庄,请他们调动北地存银,先把军饷垫付给守军。而户部这边则把朝廷的拨款,存进了鸿泰在京城的本号。
  这件事,对鸿泰钱庄不但没什么好处,而且还担着巨大的风险。
  然而,钱庄的主人既弄不过老尚书,又到底存了些家国之念,到底还是应承了下来。
  谁想到,本来好好的一件事,却因为某些小人的贪欲而酿成了一场大祸。
  鸿泰钱庄在北地设有不少分店,自接了军饷的任务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朝距离北地守军最近的那处分店运送银子、铜钱。
  鸿泰这边当初就说好了,他们不负责具体的发放工作。只要把银钱一总,送到朝廷指定的官员手中就可以了。
  然而,众人千算万算都没算到,问题就出在了这个交接的环节上。
  那笔军饷到底有多少,旁人虽没个准数,但略估算下就知道,半年下来至少也近五十万两了。
  这巨大的财富,不但让某些贪官蠢蠢欲动,更是引来了三桩帮的注意。
  一番筹谋下,三桩帮接触到了一位交接军饷的官员。
  从这位官员口中,三桩帮套出了双方交接的日期、地点,竟是用平三门的伎俩,把一批假银锭换了真钱。
  这假银锭没多久就露了馅,可此时杨金博等人也已经带着真钱逃离了北地。
  然而,这件事随着官员推诿、北地局势恶化,朝堂上争吵了几日后,竟是把鸿泰钱庄抓出来做了个替死鬼。
  朝廷的军饷从京城的钱庄中强取了出来,废了些功夫,到底还是送到了北地。蛮族随后也被打了回去,朝堂上,各方损失也不大。可鸿泰钱庄却全族都被判了死刑,本国最大的民间钱庄就此灰飞烟灭。
  老户部尚书,早在皇帝下旨追责鸿泰钱庄时,就生生吐了血。待鸿泰钱庄被全族尽灭时,老尚书也瞪大眼,死不瞑目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朝堂上的贪官与皇帝,还以为此事就到此结束了。可他们没想到的是,随着鸿泰钱庄的倒下,民间无数商户百姓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原本若是给鸿泰一些时间,他们把各地分号的银钱调动一番,这五十万两也不是抗不动的。
  然而,这世上从来就不缺落井下石的。那些地方官员本就搜刮得凶,一听说鸿泰钱庄犯了事,竟是个个都抢着前来抓捕犯人。
  他们抓捕犯人的同时,自然也要搜寻证据,而那些白花花、黄灿灿的证物最后却都进了个人的口袋。
  这些人发了横财,可那些把钱存进鸿泰钱庄的人却倒了大霉。
  多少商户一时之间都陷入了银钱不济的尴尬境地,有不少处境艰难的,竟是被人逼催到家破人亡。
  一处如此,处处皆然。
  不到半年,竟是因为鸿泰钱庄的倒塌,引发了数百起命案。
  而此时,三桩帮中有个家伙却喝醉酒,与人吹嘘时,说漏了嘴。
  正是群情激奋之时,虽然官府要维持朝堂上的判决,坚决不承认银钱是被贼盗弄走的,死死咬定是被鸿泰钱庄贪了去。可多数人心里,却是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于是,八年前的宁国江湖上就出了一道“清剿令”。江湖人士悬赏三桩帮的人头,普通帮众十两一个,杨金博等首脑则上了千两。
  在这种举目皆敌的情况下,三桩帮几乎被杀了个干净。杨金博自己也是命大,被捅了左胸,却还没死掉。
  险死还生的杨金博灰溜溜躲回了卫川,就连弄来的巨额银钱也不敢拿出来花用享受,只窝在染坊中,养了许久的伤。
  直到两年后,风声过去了。他看着手下除了些没用的废物,其他得用的几乎都死光了,就动了补充人才的念头。
  于是,这才有了乔家兄妹和蓝十六的一番遭遇。
  李长奎之所以认出了杨金博,正因为当年他也曾追捕过三桩帮。亲自给一位与杨金博交过手的江湖友人疗过伤。
  这位江湖友人因大意之下,中了杨金博的碎心掌,伤势颇难治愈。两人交谈之时,自然是对杨金博的碎心掌反复描述过多次。
  后来追捕了一阵,三桩帮大多数贼人都已伏诛后,“清剿令”上排在第一位的杨金博却迟迟没有消息。
  随着时间流逝,这事也渐渐被人忘记了。
  直到八年之后,李长奎再次见到了碎心掌时,才抓住了这个老狐狸。
  李长奎秉着除恶务尽的态度,一路追踪慌忙逃窜的杨金博。还真让他顺藤摸瓜地发现了十几个杨金博的亲信手下。
  花了半个月时间,又寻了李家好手分头追踪后,终于把这十几个人给全部抓住了。
  李家一向低调,大家最后商量了下,就决定把露脸收尾的工作交给了某个当上了县令的弟子来做。
  这才有了两大板车的“死猪”,运回了卫川的县衙。
  李彦锦和谢沛审问杨金博时,这位竟然还想着拿钱来买命。
  只可惜,他遇到了两位假官员真青天,以往的手段竟是全不管用。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好点了,已经不跑肚了。谢谢宝贝们的关心!
  第109章 谢家添人口
  整理好了这些三桩帮歹人的口供后,李彦锦与谢沛商量了起来。
  “二娘, 我们这案子是明着办还是暗着办啊?”
  “若是明着办的, 这卷宗万一被某些人看到, 怕是要引出些麻烦。若是暗着办的话,鸿泰钱庄的冤屈今后怕是再没机会翻盘了……”谢沛也有些犯难。
  李彦锦翻了翻那摞供词,道:“要不这样, 咱挑几个关键的留下来, 反正大牢里也不缺他们一口饭吃, 就暂且养着。今后若有机会了,或是把这些人证和口供公之于众, 或是交给苦主来处置。”
  谢沛点点头, 道:“若真有苦主还活着, 那就好了。这世道, 好人实在太难长命了。”
  虽然说要留下关键人证,但李彦锦和谢沛到底没留下最大的祸头子——杨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