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第289节
作者:寄英      更新:2025-01-10 15:52      字数:4097
  有一些蚕茧不太好就被剔除了出去,表面能看到黄色或是黑色的脏污,两人也不心疼,直接扔到堆肥桶里头去,都是蛋白质。
  赵叶青尝试取了一个来抽丝剥茧,果不其然的失败了。
  穆奚一个人弄有些慢,赵叶青也不再尝试,先一起将要做被子的小棉兜给做出来再说,趁着这两天有太阳,晒干了就能扯被子了。
  小棉兜一个个占据了所有的晾衣绳,弄完之后两人胳膊都又酸又胀,还得回到房间里拆一床被子。
  缝制蚕丝被,总得有被套才行,之前从旅游区拿回来不少酒店的白被子,里面的填充棉花是化纤的,两人掏出来之后随便找了个塑料袋塞进去就扔到原主屋里落灰去了。
  等到冬天,今年要是变冷了些,可以给家里的狗子们做几个新的小床。
  许久不用的被套还得洗过,被套和小棉兜同时晒干,两人活动活动手臂就准备开始做被子。
  书上说用力要均匀,最好一床被子得四个人以上来拉扯,这样才能保证不会有薄有厚的,可条件不允许,只能两人上了。
  穆奚把几张木桌子拼在一起,方便放扯开的蚕丝。
  两人的默契程度在,加上几年来的锻炼效果,在扯了几个棉兜之后,就逐渐掌握了力道和节奏。
  一层一层,层层叠叠,用掉了四分之三的棉兜之后,一床五斤左右的蚕丝被子就做好了大半,就剩下最后的用针线固定再套进被套的步骤。
  第476章 缫丝
  这个天气还不算凉快,早晚温度最低的时候也还有十八度。
  晚上睡觉抱着穆奚就暖和了,可赵叶青还是觉得新奇得不行,这可是两人自己做的被子,她还是第一次做被子,肯定得试试再说。
  蚕丝被柔软又亲肤,还没有什么重量。
  赵叶青原本是最喜欢厚棉被那种重量的,可现在天气还不冷,这种重量的被子也不是不行。
  可盖到后半夜的时候,赵叶青就感受到了五斤的棉花和五斤的蚕丝差别在哪了。
  太热了,她感觉就算是冬天,这被子也是完全足够过冬。
  现在这温度,盖着热,不盖又冷,只能半夜起来把原本的被子又换了回来。
  赵叶青一早一睡醒,就从编织袋里把之前收集回来的一些旧棉袄拿出来,仔仔细细的挑开缝线,将里面的老棉花掏出来,打算用蚕丝给填补进去,肯定特别暖和。
  还有一部分的蚕茧没有煮,这是赵叶青留来抽丝剥茧的,在棉花被种出来之前,她打算就先研究这个。
  针线塞到穆奚的手里,他在这方面的手艺要比赵叶青强一些,她只交代了想要在原基础上做出的某些改变,就放手给穆奚缝制,自己到楼下去煮茧。
  做蚕丝被的蚕茧是穆奚熬煮的,赵叶青自己上手的时候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按照泛黄书页上不太完整的文字描述,在低温慢煮之后还要加凉水浸泡,再开火熬煮,重复几次。
  温度也要把握好,水温要保持在八十度左右,不能煮太沸的状态。
  她这次没有把握,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成功,只用小锅煮了几个来练手。
  赵叶青原以为蚕茧煮熟之后会有虫子的味道,可想到这洁白的蚕茧散发着一股桑叶的清香,一点儿怪味也没有。
  将洗干净的蚕茧放在水盆中轻轻摇晃,没有了胶质的蚕丝慢慢的在水中散开了一些,赵叶青拿着一根筷子开始小心翼翼的尝试戳散一个蚕茧。
  筷子头仔细的扒拉也没有找到,难不成是这个蚕茧的问题?
  拒绝内耗,赵叶青一般都先从别的东西身上找原因,肯定不是自己的技术问题。
  然而好几次之后都没有成功,盆里已经漂浮着七八个被赵叶青戳过的蚕茧,她耐心告罄,发泄似的用筷子在装着蚕茧的盆里又快又用力的搅动了几圈。
  毁灭吧,怎么这么难。
  她刚准备将手里的筷子扔下,提起的一瞬间,发现那筷子上都是被搅起来的蚕丝。
  嗯?
  赵叶青捏着筷子往上一提,盆里的蚕茧一个个开始滚动,洁白晶莹的蚕丝就这么被抽了出来,在阳光底下泛着光泽。
  她顿在原地,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刚才自己那一个多小时到底在干嘛。
  不过好歹算是成功了,她把筷子放回盆子里,将整个盆抱起来到砖屋里去,将抽出来的蚕丝丝头穿过钻了小孔的木棍之后卡在纺线车上。
  那个小孔洞将原本散乱的细小蚕丝逐渐聚拢拧成了一股稍微粗一些的白色丝线,这是因为上头还残留有少许丝胶,经过孔洞的时候就将丝线凝结在了一起。
  这纺车轮子有些大,她记得以前看到视频中的缫丝机的轮子都比较小,可大有大的好处,一圈抵得上那种轮子的三四圈,缫丝的速度都加快不少。
  只是这几个蚕茧弄成的丝线还是细了些,赵叶青也不停下来,直到将所有的蚕丝都抽完,这几个蚕茧都是用来做实验的,做成了丝线之后她还想尝试染色。
  这一批的蚕茧几乎都用来做被子了,剩下的没几个,就算研究出来怎么做蚕丝也得等到下一批结茧之后再说。
  一个蚕茧的丝线大约能有几百到一千多米长,虽然就十来个蚕茧,最后得到的丝线也还算有点子收获。
  还得再清洗一遍胶质,晒干后才能染色。
  最后一遍的清洗用的是浆洗,赵叶青看过不少书籍和古代背景的小说,里头时不时就用到浆洗这个词,描述中却是用的皂角来清洗,连照本宣科都做不到,压根没有了解过什么是浆洗。
  要去掉丝织品上面的油污脏污和胶质,原始的手段除了需要用到天然的皂角无患子之类的洗剂之外,还得用米汤水或是淘米水,也就是带着淀粉的水来清洗,才能称之为‘浆’。
  赵叶青本想用淀粉直接兑水清洗,可又觉得有些奢侈,提前把今晚要吃的米给洗了,再用白色的淘米水来清洗丝线。
  家中用到淀粉的时候不多,其实大多时候都用在清洗上了,做菜也就是勾芡和油炸的时候用上一些,每年得的红薯和土豆最后剩的多,就会一部分出来做成淀粉。
  杀猪宰牛羊的时候就能用上,清洗牲畜内脏的效果很好,去油污去异味都很有效。
  现在买不到漂白剂,有时候有些白色的衣服泛黄了,用淀粉泡泡再洗,也会比直接清洗要洁白一些。
  丝线不多,挂在院子里的绳子上,估计到晚上就干透了。
  山里能做染料的植物不少,相比之前的天气,现在能采集到的颜色鲜艳的植物更多,赵叶青就从仓库里先找到了最容易得的绿色染料来将丝线染色。
  都是纯植物,已经被晒干,想要得到绿色染料还得先泡水,将颜色稀释出来之后才能染色。
  穆奚一个下午就缝好一件棉服,赵叶青迫不及待的上身试穿,不到一分钟身上就发热了,赶忙脱下来,
  “这可比棉花的好多了!”
  穆奚揉搓着里面的蚕丝,他在里头多钉了几针做加固,揉搓过后没有发现跑棉的情况,满意的点点头,
  “是不错,等明年种出来棉花之后,咱们就只用来纺线就够了。”
  要做衣服织布,还是只能用棉花,靠家里这点桑叶来养蚕想要实现新衣服自由还真不太够。
  穆奚见到太阳已经偏西,走到院子外,把桑树能够截取下来扦插的枝条取下,今年已经快要入冬了,不再适合养蚕,趁着这段时间用不到桑叶,赶紧扩宽桑树的种植面积。
  第477章 立冬
  桑树的扦插两人也是第一次弄,不一定能生根存活,只是先尝试一下,不行再趁早去村寨多拔一些。
  这树苗真的很重,带着土球回来,一棵大一点的桑树都有几大十斤,要移栽那么多,全靠去挖回来的话,两人得忙活一整天。
  按理来说扦插的季节应该是春天,如果是去年,这扦插的桑树在温度上肯定能适应,可今年比去年的秋天冷上不少,现在才秋季,温度就已经比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还要冷一两度了。
  倒是有几分以前四季分明时候的样子。
  长远来看倒是好事,可从近处来看...两人种的百香果还没长大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这种算是热带水果的植物,在十几度的气温下就会停止生长。
  反正活不了干脆拔掉算了,放着还可能会滋生百香果虫害,它们被吃没关系,就怕那虫子吸引过来之后在泥土里产卵,明年再种的时候会危害到新的百香果苗。
  不过话说回来,今年的冬天要是真的降温,那还得提早做准备。
  首先就是蔬菜的储存,把耐放的蔬菜例如白菜萝卜之类的,冬天之前采摘放到地窖里去。
  种植地下室也得重新利用起来,地面温度十五度以下之后,地下室里面的温度更适合种东西。
  那地下室的泥土也得重新整理之后再杀菌施肥。
  这些工作都得在还有不错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实施,也就是最近就得处理好。
  种植地下室面积不大,入口处也比较窄,不适合用机械设备进去工作,只能人力挖掘施肥。
  赵叶青忙得不亦乐乎,把想要帮忙的穆奚都赶走了,
  “我想吃烤鸭,你去弄烤鸭炉子吧。”
  每次说要砌,每次都被别的事情耽误,穆奚只能听话的去搭炉子,不情不愿的。
  不是他不愿意干活,赵叶青发现自从真的突破最后一步之后,穆奚变得异常黏人,干什么都想一块儿,太累的活就让她在一边看着他干。
  比刚在一起的时候还要过分。
  食髓知味的后果就是两人从那天之后,擦枪走火的次数上涨,穆奚每次很努力的忍耐,等到下个月最安全的几天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赵叶青切实的感受到了两人最早期的木工活有多么粗糙——
  原本还好好的床,在一个多月之后的一个夜晚,床板传来了清脆的断裂声。
  倒不是木头出了问题,而是设计得有问题,承重没有那么均匀,正常睡没事,可经不起什么大动作。
  那天晚上床裂了都没能阻止某人的动作,抱起来下床继续,一点儿没耽误。
  于是一把年纪的穆某人发现了新大陆,
  “下次换个地方,也不一定在那上面。”
  等到了立冬之后,天气真的冷了下来,不是那么方便到处肆无忌惮了,穆奚才收敛一些。
  可赵叶青已经没有办法纯洁的直视家里的每一个地方了。
  -
  赵叶青把穆奚砍回来的柴整齐的码放在院子外的小柴棚底下,今年冬天估计能把壁炉点上。
  两人在入冬之前到山里去砍了不少木头,除了做壁炉的柴火之外,还要做用来烧烤的木炭。
  按照赵叶青在烧制红砖的时候的设想,把之前做的大砖窑封起来,用来烧制大量的木炭,碳化的效果应该比之前那土窑的效果好。
  穆奚将木头点燃扔进去,看准时机把洞口封死,等待碳化的时候可以在旁边准备晚上要吃的烤鸭。
  秋天的时候赵叶青说要吃,当时第一个制作的烤鸭就失败了,这东西的难度有些高,很容易受热不均匀,导致有的地方熟了有的地方还是白的。
  赵叶青说自己好养,什么都吃几乎不挑食,可往往是这样的人才是最爱吃的,越爱吃的人吃过的好东西就越多。
  当时第一个烤鸭成功出炉之后,赵叶青并不算很满意,
  “好吃,但我更喜欢那种鸭皮晶莹酥脆的烤鸭,蘸白糖才是一绝。”
  话是这么说,可这个她‘不太满意’的烤鸭,还是被她吃掉了大半只,吃得满嘴流油的打饱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