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 第204节
作者:一口香      更新:2023-12-31 19:02      字数:4525
  巡视了秦国的盐场之后,秦王满意的乘船北上,然后溯游淮水而上,在钟离这个地方,与楚王会盟。
  没错,秦王饶了这么一个大圈从东海过来,而不是选择从洞庭北上入南郡,走汉水去西河进入秦国的河东郡和河内郡,就是在这里等着楚王呢。
  子楚和云梦公主来到楚国已经有大半年了,淮水入海东段早就已经和昭氏谈下来了,原本子楚要带着云梦公主回咸阳的,但他接到秦王已经巡游到洞庭的消息,他认为,秦王一定会来楚地看看,所以,他便暂时停留在楚国,静等秦王的到来。
  果然,秦王不仅要来楚地,他还邀请楚王在钟离会盟,这这......这就是主宰秦国五十多年的王吗?
  够霸气,也够野蛮的。
  秦国的王带着文武大臣们大喇喇的一声不响的就来到了楚国腹地,还主动邀请楚国的王来与他会盟,这操作,着实有点太过分了。
  不过,人秦王说了,他把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带来了,他的女婿楚王,就不想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亲自来看看她们吗?
  秦王显然选择性忘记了,他的女儿秦公主,早就自作主张与楚王和离了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秦王是打着老丈人上门见女婿的旗号来的,楚王要么硬气的与秦王翻脸,将他赶出楚地,要么,就乖乖低头,来钟离与秦王会
  盟。
  楚王选择了第二条路,他乖乖的,带着楚国的文武大臣们,来钟离,与秦王会盟了。
  此次会盟,被秦国带来的诸子百家和史官们全程记录在册,被后世史学家们当做,楚国真正走向灭亡的起始点。
  在此之前,楚国虽然偶有失地,但楚国的元气还在,楚国的国运还在,楚国还有春申君,屈、景、昭二贵也如日中天,如果硬气起来,与秦国拼上一拼,秦国是奈何不了楚国的。
  但楚王自己,走下了王座,走向了秦王,将楚国硬生生的掰断了脊梁,沦为了秦国的“附属国”。
  在此次会盟中,楚国的大臣贵族们感受到了屈辱,但楚王自己,却是隐隐畅快。
  哈,让你们逼迫寡人,让你们抢夺寡人的权利,让你们视寡人为傀儡。看看吧,没有寡人,你们连与别过会盟的权利都没有,人家根本就不认你们哈哈哈哈哈!
  与楚国会盟之后,秦王捎上子楚和云梦公主,走秦鱼走过的老路,从淮水入泗水,然后弃舟上岸,乘坐马车,去了陶郡。
  陶郡,自从归秦之后,秦王就没来过这里。
  他徒步走在这座与咸阳相比有另一种繁华的城池中,满足又失落,满足于陶郡果然富庶繁华,是秦国的土地,失落于他的舅父,穰侯魏冉,就葬在这里。
  死生不相见,并不是他的初衷和本意。
  秦王牵着秦鱼的手,像小时候那样牵着他走路,秦王哽咽道:“与寡人一起,去祭祀你的舅公吧。”
  秦鱼:“......诺。”
  因为是被驱逐出咸阳的,而且在魏冉死后,他的爵位和封地都被秦国收回,所以魏冉的后人,都只是在封地过着平淡富足的生活,并不敢去咸阳。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穰侯生前有多么势大,他死后,就有多少人想着要报复他。
  他死了,父债子偿,一样的。
  所以,穰侯的后代子孙,虽然也过着富庶安逸的生活,但也只能算是有资产的百姓,既不是士族,也不是有爵一族。
  享受过权势的人,做梦都想着重登权势巅峰的滋味。
  穰侯才死了几年,跟随穰侯在咸阳呼风唤雨的子孙们,大部分都还活着呢。
  他们请求秦王怜悯他们,将他们带在身边,好伺候秦王。
  秦鱼四十五度望天,不去看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
  让他们去伺候秦王?
  白日做梦比较靠谱一点,毕竟梦里什么都有。
  秦王好笑不已,说他们:“你们的孝心,寡人已经知道了,陶郡离咸阳甚远,寡人不放心舅公的陵寝,既然你们都是孝顺的子孙,便由你们时时照看打扫吧。”
  这是要这些大孝子们守陵的意思。
  穰侯的陵寝自然是由他的子孙们好生照料的,但这个照料,也就是吩咐一声,顶多在旁看着,让隶臣妾们洒扫做活,然后他们按照时节来祭祀一番,其他时候,他们是可以任意过自己的生活的。
  但现在秦王既然下了“王令”,让他们守陵,那就是真的不能离开陵寝半步,时时守候了。
  这,跟坐牢有何区别?!
  原本凑上来想要好处的子孙们脸色霎时间惨白如鬼,如丧考妣。
  秦鱼猜测,穰侯死的时候,他们大概,也就是这么个脸色吧?
  陶郡虽然是做商城,但不论是维护城中治安,抓捕盗贼,都可以获得军功爵,更何况,六七年前,秦国还与魏楚赵二国联军打了一场河内保卫战,陶郡更是出动全部兵卒应战,绝对不缺获取军功爵的机会。
  而看看穰侯的这些子孙后代吧,绝大多数都是无爵的白身,有爵的,也都是公士爵,还不知道这个公士爵是怎么获得的。
  将这样的人带在身边,给官给宠,才是自取灭亡呢。
  在陶郡住了些时日,魏国和韩国遣使臣来拜访,秦王倒是没邀请魏王和韩王来陶郡会盟,而是接见了一番使臣,就从陶郡出发,去了河内。
  一踏上河内的土地,秦王就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在看到荡阴城的那一瞬间,这种亲切感就更强烈了。
  荡阴城已经建造完成了,是完全比照着咸阳城的布局建造的一座雄城,但比咸阳城,更繁华,更具有商业气息。
  荡阴跟咸阳布局很像,当然很像,因为建城图纸,都是出自同一个团队。
  这个时代的城池不是那么好建的,尤其是大城,更加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风水布局望气等玄学,在考虑
  这些玄学之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符合秦国嬴姓王脉的稳固和兴旺。
  在符合的基础上,能强化,就更好了。
  所以,秦鱼要想将荡阴建造成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那就不能按照他的想法乱来乱建。
  君不见,当年张仪去到成都平原建造成都城的时候,就干脆按照咸阳城一比一复刻建造的?
  所以,荡阴城,基本上跟成都城一样,也是复刻了咸阳城。
  不过,也只是复刻了宏观布局和外形,其中细节排布之处,那是完完全全的不一样的。
  秦王在城门口停下车,站在高大的车辕上抬头仰望这座他听说了无数次,今日终于见到的新城。
  从城门口延伸出来的平整道路两侧,站满了无数静默观看的人,以及,因为暂时不能进城不得不就地停放的望不到尽头的车马队伍。
  秦王仰望城池的同时,他们也在仰望这座城池的主人。
  秦王看了好一会,对左右道:“遣使去赵,就说,寡人邀请赵王,在荡阴会盟。”
  “哦,对了,要赵王,记得把寡人的重孙给带来。”!
  第186章 秦赵会盟
  秦王邀请赵□□在荡阴会盟,赵王不得不来,因为,荡阴离邯郸实在是太近了,只有八十公里,骑着快马,倏忽而至。
  荡阴从邯郸,几乎就是从南至北一条笔直的直线,一眼望去,除了一条赵长城,全是空荡荡的平原,无山川可守,无城池屏障。
  没错,越过赵长城,北面就是邯郸范围之内了。
  邯郸在赵长城以北。
  而那条赵长城,就是阻拦敌人从南至北的屏障。
  其实,赵国选择在这里修建赵长城,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赵长城以外的南面是水量相当大河面也足够宽的漳水,城内的北面则是水量还可以的滏水,若是平时,有漳水做屏障,阻碍从南而来的敌人,有滏水为据守的大军做水源供应,加上强悍勇猛的赵人阻敌,足够了。
  但是,谁让现在是枯水期呢?
  滏水大部分河床露出,小童都可涉水而过,何况是敌人?
  加之,已经快九月份了,正是秋收的时候,百姓们正日夜忙着田里的粮食,无心作战,战力还要再下一层。
  赵王不敢拒绝,他若是拒绝了,秦王会不会一怒之下,令秦军卒再围邯郸?
  秦国近几年,除了攻陷洛阳之外,再无战事,赵王都不敢想象,经过多年修养过的秦国,现在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
  赵王不敢赌他拒绝后的结果,所以,他召集了大臣,大臣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之后,就只能按照秦王的要求,带着秦国的质子,战战兢兢的来荡阴“会盟”了。
  其实,赵王还有一点不知道,若是真的开展,赵长城也不是那么稳固了。
  因为,这几年,河内发展迅速,只要不是作乱犯奸的,河内对六国百姓,一直都是呈开放包容的状态。
  六国百姓,尤其是隔的最近的赵国百姓,谁不知道,只要在农闲时候,去河内做上一两个月的活,就能挣足养活一家老小的钱粮布帛盐糖?
  或许,这种近年来开始蔓延深入的情况,赵国的权贵们都知道,就只有赵王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为了能少绕弯路,即便赵王下令,严加防守赵长城,赵长城的城门也一直都是关闭的,百姓们要是想越过这座长城,还是
  有很多办法的。
  比如,在年久失修的地方,挖一个洞口,爬伏过去。
  再比如,贿赂一段不高的长城的看守兵卒,墙的两面分别架上一道梯子,只需向看守兵卒交上几个铜板的“过城费”,就可以轻松翻越过去,到达墙的彼面。
  身手矫捷的健儿,都不用走梯子,一个纵跃借力,就可上墙,跳下来就更不费力了。这样过墙的,兵卒们就当没看见,因为,只靠收取大部分人走梯子的这一次的“过路费”,就够他家小用上好几年的了。
  不知道,赵长城的守将,知不知道他的手下军卒,正在一人一天轮流挣这比“外财”?
  以赵人的军纪严明,秦鱼猜想,这个赵守将,他应该是知道的。明知道而不阻止,这个守将,有点意思啊。
  出来的办法很多,但回去的法子,就不多了,因为,这些出来做工的赵人,等他们回去的时候,无不是大包小包人背车载的,只靠梯子和墙洞,是没法运载过去的。
  于是,一年两次的长城城门开放日就有了。一个开在冬末春初的时候,进的比出的多,因为,他们在河内度过青黄不接的饥荒之后,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忙春耕了。
  另一个,则是开在秋末冬初的时候,这是一次人流量最多的进出关机会。前一年的秋收结束,许多赵人青壮会趁此出关的机会,将秋收的粮食留给家中弱小,自己则是来到河内“躲冬”。在河内冬日做工,不仅包食宿,夜里还能睡热炕,白日里,还能一日三餐的给吃饱,还给发工钱,有了工钱,在河内,几乎可以买到天下所有你想买到的物品。
  这一冬,没有了家中壮劳力的粮食消耗,家中妻小父母,就可以食用自家田地里收获上来的粮食,安然富足的度过冬春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
  进关的,更多的是家中兄弟多的青少年,他们无拘无束,家中田地有父兄照看,他们则是趁机会出来做长工,在河内做上一整年的长工,就可以为自己挣上两三年的钱财,回到家乡,或是交给父母,请父母给自己说上一房媳妇,或者为自己购买上百十亩良田,建宅修圈,家业慢慢的也就积累起来了。
  至于早在赵国失地失业的赵人,那就更好办了,都不用再回去,直接出赵长城,举家迁到洹水北岸的伯阳
  、邺县、平阳一带,这里还是赵国的土地,他们也还是赵人,只是在赵长城以外的荒地上重新安家立业而已,并不算是叛国迁徙。
  他们在河内挣上钱粮之后,就在洹水以北开辟土地,建设房舍,为来往于赵和河内的同胞们提供些许食宿上的方便,收取的食宿费用非常低廉,但好歹,这是一门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营生,他们虽然仍旧没有田地可以耕种,但是,他们却没有饿死,更没有被权贵收做奴隶打死。他们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有越活越富足的趋向。
  巧的很,赵王出赵长城的时候,正是今年第一次开关的日期。
  在此之前,赵长城守将早就将消息扩散出去,要进出关的百姓们暂时躲避,有的百姓躲避了,但有的百姓,家就安在这里,如何躲避?
  于是,赵王出关之后,车马行走在宽敞毫无颠簸的道路上,放眼望去,所见之处,不是正在收割的麦谷,就是错落有秩炊烟袅袅的房舍,鸡犬相闻,稚子奔跑,老弱咸宁......
  长城以外,百姓这么富足的吗?
  没听说啊,每年的税收簿册上,没有这里。
  赵王将这一点,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