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作者:吃一口布丁      更新:2023-12-12 15:04      字数:1979
  于是两人就现场打开检查一下,惊讶的发现,里面的玻璃工艺品居然被四五层的气泡纸紧紧的包裹住,所以东西没有丝毫的损伤。
  之后这位黑人快递员又非常礼貌的说了句谢谢,然后就开着一辆小货车离去了,而收件人在对方离开之后还有些呆滞,这绝对是他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快递体验。
  这个快递的速度甚至比联邦快递的vip航空快运还要迅速的多,这让收件人都无法相信自己的体验。
  东方快递不只会送到家门口,他们还会送到写字楼的办公室,或者是店铺的办公室,又或者是工厂的门岗等等,只要能够写清楚地址的地方,东方快递都会亲自送上去,然后尽可能的通过联系手段联系上收件人。
  哪怕收件人无法亲自接收快递,但东方快递的员工都会亲切且详细的告诉他快递存放在什么地方,又或者是干脆就临时存放在附近的某个快递点里面,收件人可以选择下次再派送,又或者是自己去取,这些服务的完善程度,让所有体验过的用户都感到不可思议。
  当一个人体验过多么糟糕的服务之后,让他们在体验完美的快递服务,那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浓郁的舒适感和喜爱。
  所以很自然的,所有使用过一次东方快递的用户,就立刻成为了东方快递的忠实用户。只要是纽约或者加利福尼亚这条线路上的快递,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之前的联邦快递或者是联合快递,只选择东方快递作为自己唯一的选择。
  同时,更重要的是,很多原本对快递深恶痛绝,绝不使用快递的用户,在体验了东方快递之后都改变了这个想法,认为用快递才是最方便的选择,毕竟1500公里的距离居然只用两天的时间就到了,这简直比自己坐飞机去送东西还要快呀!
  嗯,很多米国人在需要运送什么重要物品的时候,他们最多的选择就是自己直接乘坐飞机去送东西,反正米国的航空服务确实非常的便宜,整趟旅程下来可能只需要不到100美元的价格就足够了,同时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重要物品有任何的损坏。
  这真的是很多米国人的常态,而现在,这些人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使用东方快递的话,那确实能够有更加完美的体验。
  所以只用了短短的不到三个月时间,东方快递就彻底霸占了纽约到加利福尼亚州这条线路上所有的快递运输业务,直接将联邦快递和联合快递的业务给打到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以至于很多联邦快递和联合快递的快递员,发现自己一天可能都没有任何的快递任务了。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觉得这算不了什么,这毕竟只是一条线路,贯通两个城市而已,就算这条线路经营得再成功又能怎样呢?根本无法影响整个行业的大局。
  嗯,如果是其他线路的话,这么说倒是没有错,可如果是纽约到加利福尼亚州的线路的话,那就截然不同了。
  纽约是米国的经济中心,大概相当于华夏的魔都。
  而加利福尼亚州的两个大都会区,是米国的高科技产业技术和仅次于纽约的经济中心,相当于华夏的渔村和妖都。
  同时这两个地区一东一西,支撑起了整个米国的经济,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快递运输线路,那几乎相当于数百个城市之间快递运输线路的总和,这条线路的业务总量甚至占到了整个米国快递业务总量的1/20左右。
  更重要的是,几乎米国所有的工商产业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要触及到这个运输线路,他们总会有机会用上一次东方快递,然后体验到这来自东方的神奇服务了。
  所以东方快递的名声很快就从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蔓延到了米国的其他城市,这些体验过东方快递服务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念叨着,自己的城市究竟什么时候会拥有东方快递的入驻,有很多人直接在东方快递的微博官网上,拼命的要求东方快递入住自己的城市。
  以至于后来,有超过20万人跑到白宫的新闻网站上面进行请愿,要求白宫催促东方快递快点开设新的营业网点,涵盖很多的城市,让所有人都体验到这堪称完美的快递服务。
  对此,东方快递也只是谦虚的回应,因为他们的快递服务成本很高,所以目前只有从加利福尼亚到纽约这一条线路的营收能够勉强维持略有盈利的状态。
  不过他们未来会想尽办法降低运营成本,然后尽可能的开拓其他城市的线路什么的。
  东方快递并不是在放空炮,在3月份的时候,东方快递正式宣布将华盛顿州也纳入了营业范围之内,将在华盛顿州建设新的营业网点,从此之后三个点都能够实现快递互通业务。
  而等到了六月份,芝加哥市也被纳入了营业范围之中,所有人都能够看出,东方快递在以一种相当稳健的运营手法和速度,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扩张,早期先将那些主要的拥有大量订单的城市给囊括在其中,这样才能够实现盈利方面的收支平衡。
  而每当东方快递宣布哪个城市开始营业之后,整个城市的不少人都会陷入狂欢之中,然后这些人就会疯狂的嘲讽其他没有被东方快递纳入的城市,而其他的城市的人则黯然神伤,一切都宛如后宫争宠一般。
  如此手段自然也不可能不得到华尔街巨头们的关注,华尔街许多的投资机构第一时间都对东方快递进行了调查,得知东方快递居然是一家由华夏人创立和运营的企业,其背后的投资方主要是江南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