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诸子百家一大抄(月底了,求订阅 月
作者:熊二先生      更新:2023-03-23 14:42      字数:8774
  一开始最贵,然后逐步降价,直至有一天,彻底免费,这就是墨子的想法。
  此法可谓是两全其美。
  对于墨子而言,他肯定有所收获,肯定可以好好的薅一把羊毛,付出就有回报。对于有钱的诸子而言,只需付出传奇成就一个,就能观看到气血体系先天之境的奥秘,也不算亏。
  对于那些没钱的玄门成员们来说,等一等,一个月内买不起那就一个月后再买,如果到时候还是买不起,就三个月后再买。要是还买不起,那就等到一年或者数年之后,价格更便宜了之后再买。
  如此,知识交流的过程,并没有被打断,玄门依然是知识交流的好地方,依然可以给众人以启发。而墨子的收获,也不在少数。
  即使是孔子,也只能不情不愿的拿出一个传奇成就购买了一份,同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的开创出心灵之道的前路,到时候自己也要割韭菜,哦,不对,是自己也要出书卖书,争取收割一波传奇成就。
  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了一遍之后,孔子以极高的心灵境界,运转气血之力,同时调动精神力,很快就找到了祖窍所在,不过,得找个安静的地方突破。
  “老夫已经有所领悟,这便去闭关,在此期间,做好决战准备。”
  说着,孔子就离开了。
  决战之所以还没有开始,原因有很多,但对于孔子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法儿一口气打死李闯。
  他有把握胜利,但是没把握一定能杀死李闯。
  可是一想到直播中墨子的实力,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只要自己也成就先天,那么哪怕直接突进去强杀李闯,也不是不可能。
  数日后,崇祯十七年春末,孔子成就先天,决战开始。
  这一战,闯军有四万三千多老营、两万多新营(与老营相对,战斗力逊于老营,强于新兵)、六十万流民,共计六十七万大军。
  大明一方则是有着一万五千君子营、一万勇士营(有死的,有后来补充的)、六万由官员、士子、勋贵、家丁、客卿、官员家人等高素质之人组成的中央军(都在防守的过程中见过血)、三十万农夫组成的新兵,共计三十八万五千。
  此外,大明一方还有数十万百姓在做后勤工作,他们制作了大量的炒米、炒面、古代版压缩饼干、陶制罐头等大量速食食品作为军粮补给。
  他们还拆掉了京城内的亭台楼阁,各种圆木,制作了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木制箭矢,虽然质量上有高有低,但数目绝对够了,比起对面的闯军,更是堪称豪华!
  这一战,双方的军队总人数多达一百零五万五千人,真正的达到了百万之数,哪怕是诈称三百万,都不算多。
  如果再加上大明朝的后勤工作人员,那就更多了。
  此刻的孔子,已经通过新儒生,在北京及北京附近,初步建立了新的动员制度、政治制度,这一战看上去是闯军人多,其实孔子的人更多。
  百万人级别的大战,即使开始,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是决战。
  双方大军铺开之后,绵延数百里之遥。
  每一天,都有军队在野外相遇,打上一场遭遇战。
  而明军则是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狗大户,在孙膑的指挥下,平均每天明军都要射出五十万只箭矢、发射一千发实心弹或散弹,箭雨洗地、炮火洗地也不止一次两次。
  战斗之时,先让新军上,新军后边就是中央军组建的弓箭手、弩手部队,新军打不过,立马箭雨洗地!
  要是箭雨洗地也无法彻底解决敌人,那就让勇士营、君子营组建的炮营,拉着、扛着火炮过来支援。
  君子营的素质是最高的,超凡之士数不胜数。
  在过去,旧社会之中,普通农夫扛着一百斤的稻谷,走上几十里路,几乎是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而人体极限,便能扛着几百斤的东西走上一天。到了小周天,成就超凡之后,扛着两三千斤的东西手脚灵活的走上一天,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孔子在这一战中,以大小周天高手为主要成员,组建了一支炮军。
  这支炮军底下有着一个又一个炮营,这些炮营和火炮,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傻大黑粗。
  往往几位小周天联手,就能抬着两三千斤重的火炮,以十米每秒的速度,直接跑上一个时辰。
  所以,当箭雨洗地也不足以对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时候,炮营就来了:轰隆隆!
  两个月后,闯军被包围了!
  到了此刻,外围的六十万炮灰,已经全没了!
  要么被杀死在战场上,要么自己扛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直接跑了,要么炸营了,死于自相残杀,而剩下的都投降了。
  投降也仅仅只是保住性命而已,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劳动改造生涯,某些穷凶极恶之徒,更是将在煤矿、铁矿之中度过余生。
  老营也只剩下三万人!
  大战了两个月,还能有三万之数,不知道的只会以为闯军很团结,上下一心,李自成人格魅力太大,以至于败局已定却还有这么多人死心塌地的追随于他。
  可实际上,这不过是孔子不愿意接受老营投降的结果!
  不接受投降!
  如果非要投降,就等着劳动改造呗。
  “墨翟道友曾经说过,被朝廷逼迫而快要饿死的人,造反有理。这话我也赞同,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呢?但是,能理解能赞同不代表老夫就会放过他们!”
  “他们在造反之前,确实是无辜的,是大明朝官僚的无能,是天灾人祸导致的结果。所以,造反前的他们,确实是无辜的。”
  “但是,当他们对着其他无辜百姓举起屠刀之后,他们就不再无辜,当他们的双手之上,沾满了鲜血之后,他们就不在无辜。如果那个时候,他们还是无辜的,那么那些被他们杀死的无辜百姓又该向谁伸冤呢?”
  “这些老营,乃是李闯的骨干,这些年来追随李闯可谓是无恶不作,没有招降的必要,即使投降,余生也必将在矿场之中度过,还想要讲条件、讲待遇,那是做梦!”
  当孔子下定了决心之后,决战也就开始了。
  炮火洗地!
  一千门火炮先是冲着闯军大营洗地了三天三夜!
  在此过程中,不断有崩溃的闯军老营冲出来决死一战,但他们往往都只能在半路上被炮火轰成碎片。
  七日后
  大战落幕
  李自成自尽而亡,死后还让手下把自己的尸体点燃了。其余高层带领残余闯军或投降、或发动死亡冲锋。
  崇祯十七年夏
  抬头看着天上的太阳,孔子低头吃了一口冰镇西瓜,瞬间感觉凉爽许多,舒服多了。
  “截止到昨日,我军共有三万六千五百二十八人,觉醒勇气之种,给他们足够的资源,假以时日,各个都是超凡之士。到那时,丞相就能组织处一支完全由超凡者组成的军队了,而且,丞相还能通过相同的心境,统合他们,使之化为道兵,恭喜师叔了。”孙膑吃了口冰镇西瓜,羡慕的道。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丘不过是幸运的坐在这个位置之上罢了。过去半年中,政事其实是岩兄负责,军事是师侄负责,老夫不过是个人形印章,不断的盖印、不断的点头、不断的同意。”
  说到这里,孔子就朝着川蜀方向看了一眼:“墨翟道友已经彻底占据川蜀之地,开始了深层次的改革,和他比起来,老夫实在是太慢了。”
  听到这里,一直以来默默吃瓜的熊岩,擦了擦嘴道:“你们之间的进度,完全没有可比性。墨翟道友都开始土地改革了,都开始土地国有化了,和他比起来,无论是你还是王诩道友的改革,都更像是一个裱糊匠一样,不过是缝缝补补罢了。”
  土地,才是一切的根源!
  在熊岩看来,当墨子走上这么一条道路之后,大明的归属就再也不是问题,除非孔子和鬼谷子也这么做,否则,完全不是对手。
  论动员制度,如今的关中,可以做到七征一、八征一而不崩溃,甚至还能保证正常的运转。哪怕是川蜀之地,如今也能做到十五征一、二十征一。
  以上的征兵,都是百姓心甘情愿,而不是像刮民党那样,直接拉壮丁。士兵的主观能动性,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而墨子麾下又拥有一支数目庞大、组织力极强的墨者,以墨者为核心,统合麾下的新兵,形成庞大的战斗力,对于墨子而言,没有太大难度。
  在这样的动员制度面前,在如此数目的墨者面前,孔子的君子营、中央军又算的了什么?王诩的二十万楚军,海外的二十万水军,又算的了什么?
  至于财政收入方面,依然是墨子第一,鬼谷子是第二、孔子自然只能是第三。
  墨子麾下土地国有,在如今这个封建时代大明中,土地收入依然是天下间财政收入的大头。
  关中、川蜀之地,所有耕地加在一起,怎么都要好几亿亩地了,一亩地哪怕亩产只有一石,一年也是几亿石大米,价值至少几亿两银子。
  如今的鬼谷子,坐镇江南,如果去掉抄家灭族这样的额外收获,一年也就才从士绅那里刮来一亿两左右的银子,即使加上海外贸易,最多也就是两亿两。
  至于孔子,他更穷了。如今的北地百废待兴,他还靠着王诩这个狗大户支持呢。
  当然,即使是最穷的孔子,稍微努力一下,一年也不止四百万两,只能说过去的大明朝,财政制度已经不是出问题、有漏洞了,而是和没有差不多。
  至于生产力,墨子更是毫无争议的第一,不仅仅是大明第一,还是世界第一。
  “据我所知,关中之地已经开始建设轨车了。”熊岩忽然说道。
  轨车,是木制的,而不是后世的铁路。
  但是,轨车和铁路是极其相似的,甚至完全可以将之看做并夕夕版火车,只不过都是木制的。
  轨车,运输极其方便。
  轨车建设之前,一百石粮食从关中运到京城,可能就只剩下十石、二十石了,其他的都在路上被消耗掉了。
  轨车建设之后,一百石粮食乘坐轨车从关中到京城,起码还能剩下八十石,九十石也有可能。
  而轨车,不仅仅可以运输军粮,还能运输军队!
  有了轨车,哪怕是原始版本的木制轨车,军队一日一夜也能前进五六百里,这样的行军速度,对于没有轨车的军队而言,简直是碾压!
  解释了轨车的概念之后,孙膑忽然问道:“可是,墨翟师叔哪来的这么多钱?在我的印象之中,关中之地自从崇祯四年第一次反围剿开始,就一直在动工,一直是大规模动工,每年动工的人数都不少于一百万。”
  “正是如此高频率的动工,才生生的建设除了一套遍布整个关中之地的超级水利工程,硬是在北地年年大旱的时候,还能保证关中之地平均亩产不下于一石半。可是,哪来的钱呢?”说到这里,孙膑就看向了熊岩。
  在封建时代,百万级别人数的大工程,一不小心就会亡了国,或者成为亡国的直接导火索。也就是墨子经营关中整整十六年,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墨者,否则,关中百姓早就造反了。
  “关中之地土地国有,每年光是产出就有上亿石粮食,这些粮食之中的一半,都归属秦国公府所有。每年,关中都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一系列精美、实用的手工艺品。”
  说到这里,熊岩撸起了袖子,露出了呆在胳膊上的机械手表:“我手上的这款,据说是墨翟道友亲自制作的机械手表,乃是早已绝版的,一年只售十款,质量精良,在外边一款的价格不低于一万两,有大量的豪商争着买抢着买。”
  “寻常的机械表,也不便宜,一块低的几两银子,高的几十两几百两银子,都很常见。”
  “冬天常见的煤炉,关中每年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通过价格战,直接打的市面上只有关中一家生产煤炉,其他的商人尝试之后就不做了,因为赔钱,因为他们不可能把成本降的比关中还低。”
  “通过这一系列手工业品、关中每年从外界赚取大量的银两,这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说到这里,熊岩就自豪的笑了笑。
  关中能发展到今天,固然和墨子以及他麾下的高素质墨者分不开,但和自己这位关中计划经济之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中的百姓都居住在平民居舍之内,他们种地是大规模种地,以百亩为单位,如今关中的农夫只占总人口的一成,剩下的九成,都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工程队、工厂。”
  “加入工程队的,满关中的跑,建设水利工程、修路,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加入工厂的,生产大量的手工艺品,在整个大明朝卖钱,甚至都卖到海外去了。”
  让百姓做工,给百姓发钱,然后再通过大量的手工艺品,从百姓那里回收金银,以免金银泛滥。通过割韭菜,割大明朝有钱人的韭菜,来积累金银,进行货币改革,铸造墨大头、朱大头。
  如今的关中,都开始使用特定纸币了。
  关中有今日,很大程度上是把大明乃至于整个世界当成了韭菜,否则,光是关中一地,根本就没法消化关中生产的那么多工业品。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以上这些变化背后的意义,可熊岩能不清楚吗?如今的关中,都快成工业化社会了,还是城市人口高达九成的那种!所以熊岩对于关中,对于墨子的信心,比墨子本人还要大。
  “咳咳,如今墨翟道友确实领先了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夫就要停步不前。如今,就是改革的好时候。”孔子乐观的道。
  差距有,正视即可,没必要太过惧怕。
  “如今的大明朝,问题仍然存在,而且不少。不过好在李闯已经被彻底消灭,北地初步平定,朝廷的大患也只剩下东虏一个,只要准备妥当,东虏也不足为虑,如何改革,怎么改,才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可能等到平定东虏,没有后患之后再去改,那就太慢了。”
  “下面,老夫先说说自己的想法,科举一定要改,而且是大改。科举本身,当然是很好的,制度没有问题,它拥有表面的公正,即使是最普通最贫穷的百姓,也有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即使是普通百姓,也有机会通过科举,坐在此地,决定大明朝未来的走向。”
  “所以,制度本身是很好的。但是,过去之时,由于君主、文官们厌恶武力,不断的削弱民间武力……”
  科举存在的问题,前人难道就看不出来?
  以往的文官,比如张居正、徐阶、高拱、于谦这样的,难道就不知道科举不合适,培养出来的人才,实际动手能力太差?
  他们当然清楚,但是他们是谁?
  他们也是文官!
  你能让文官去挖文官的根吗?
  就算他们想挖,一个人也不是全体文官的对手啊。
  “科举本身没必要改,我们只需要稍微改一改考试内容,就可以让天下英豪尽入彀中。之所以如今的秀才们,大都手无缚鸡之力,这不是他们本人的问题,这是过去的皇帝老子们,不断削弱民间武力的结果。”祁欣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大声念了起来。
  “皇帝老子希望全天下的有志之士,都去死读书,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四书五经之上,这样天下间的豪杰,就会被科举当官的未来而利诱,然后就会把全部精力投入科举之中,这样他们就没空练武,没有精力去思考其他方面的事情。”
  说到这里,祁欣放下了手里的小本本,面色严肃的道:“过去的科举,与其说是选择民间之才,还不如说是朝廷用来维稳,用来维持自身统治的必要工具。”
  “像那些旧儒,只要朝廷开科取士,保留科举制,让他们阉了之后才能当官,他们也是愿意的。因为当官的诱惑,比起他们玩女人的诱惑还要大。”
  “有了科举,读书就能当官,这原本是很好的。但是,此举却让民间豪杰的精力都投入读书之中,而不是去战场上杀人。”
  “杀人就有可能被人杀,可读书最多就是考不中,起码命还在。一代代下来,诸夏的尚武精神就这么的被阉割了。”
  “所以才会发生几十个东虏骑兵,就能掳掠数万百姓的荒谬之事。不是百姓们不敢反抗,而是他们已经不会反抗了。”
  “当他们想要反抗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反抗。他们不会拉弓射箭,不会用刀杀人,也不会结阵而战,没有基本的战争常识,也没有团队配合意识,所以,即使他们想反抗,也只会被东虏骑兵射杀。看到他们的尸体之后,其余的百姓就越发的不想反抗。”
  “大明朝想要改变,这科举考试的内容是一定要变的!”
  “过去的时候,民间武力越弱,就越有利于皇帝老子的反动统治,就越有利于那些柔软的文官治理天下。而如今乃是大争之世,要是我们继续自我欺骗,继续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那么假以时日,墨翟师叔的大军,一定会过来的。”
  说到这里,祁欣就再次拿起小本本,坐在原位,一言不发。
  “改,确实要改!”子贡赞同的看了一眼祁欣。
  “秀才、举人、进士三级,可以保留,科举考试本身可以保留,但是考什么,却必须改变。如果一上来就进行六艺考核,那普通家庭、穷人家庭肯定是考不过富人家庭的。”
  素质教育!
  嘿嘿,那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吗?
  为什么素质教育的考试之中,要去考小提琴、考钢琴、考乐器而不是去考怎么插秧、怎么养牛、怎么割油菜呢?
  前者是素质是技能,后者就不是了?
  有钱人的家长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后者真不是!只有前者,才算才艺,才算素质教育,才能加分,因为,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
  一旦科举的模式,从四书五经变成了六艺,开始考射箭、考骑马、考剑术、考修为,那么普通家庭就自动被科举抛弃了!
  这样的科举,还不如之前的呢。之前的虽然腐儒很多,但至少拉拢了普通家庭、穷人家的孩子,保证了表面的公平。
  “所以,秀才、举人、进士三级,必须保留。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秀才考试,简化一下,能默写四书五经的,就给个秀才身份。获取秀才身份之后,就可以做官,做九品官。然后一边养活自己,一边继续读书,继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到了举人的时候,考试内容也很简单,只要能默写大明律,就授予举人身份。内容是很简单的,但是想要获取考试资格,却必须学会射箭、骑马、剑术、超凡等选项中的一项。”
  普通人想要学会骑马射箭剑术中的一项,难度很大,因为没钱。但秀才老爷,在朝廷接下来的改革中,已经可以当九品官了。
  当官之后,肯定就有钱了。
  起码练习剑术、练习射术的钱,有了。
  等你什么时候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项,你就可以考举人,能默写大明律,就给你举人身份。
  “举人,可以直接从八品官开始做起。八品官比九品官肯定更有钱,而进士要求就可以高一些,必须成就超凡,才能考进士。”
  “反正进士之前也很难考,而且这一关乃是进士的潜规则,如今摆在明面上,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这样的科举制度,所选举出来的人才,都是从底层九品官开始一路升官,慢慢历练出来的。”
  “往昔之时,秀才很难做官,一般的举人,县令就是极限了。而进士起步就是县令,可是此前却没有任何经验,然后就被底层官吏玩弄于鼓掌之间。平日里的朝廷政事,还得和地方大户、士绅商量着来,他们很难做实事。”
  “如今改革之后,让他们从底层一级一级的往上爬。甚至可以做出规定,考上秀才之后,必须做三年或者一定年限的九品官,然后才能获取考举人的资格。后面的进士,以此类推。”
  “这样从底层杀出来的官,至少知道底层到底有多黑暗,哪怕日后还是小吏欺骗,起码欺骗成本提高了。”
  “为了更好的改革科举,改革官职需要同时进行。官无封建、吏有世袭的局面,必须改变。”
  官无封建、吏有世袭,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如今大明朝政治局面的根本原因。
  小吏上升无路,没有明确且公正的上升途径,所以他们能做的只有捞钱,除了捞钱还是捞钱。
  而一个县,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口的县,朝廷一共才几个官儿,其他的都是小吏,收税的是小吏负责,徭役是小吏负责,额外加征的辽饷,还是小吏负责,秋收仍然是小吏负责。
  县令,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象征。
  县令还活着,没有被本地人打死,这说明该地服从朝廷管辖,是顺民,是朝廷的地盘。
  上面害怕官员长期盘踞于某地然后造反,官员们自然只能不断地在大明地图之上流窜,过几年换一个地方,过几年,换一个地方。
  久而久之,便被称之为流官。
  官员像是流民一样,满大明的乱窜,路上就需要不少时间,实际做事的,都是小吏和乡绅。
  即使县令有所作为,也不能突破乡绅和小吏的底线,不然,联手之下,能让县令吃大亏,还能让县令从今往后都没法儿升官。
  地方土豪、小吏们,有的是法子折腾县令一人。
  当然,这话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一个有手段的县令,也足以把本地士绅、小吏折腾的欲仙欲死,就看谁的手段高。
  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士绅和小吏的手段更高。
  “可是,哪来的这么多官位呢?往昔之时,一座县城一整个县,也就只有寥寥数个朝廷官员,其他的都是小吏。”子路问道。
  闻言,子贡看向了南方:“王诩师叔成立的大明税务部就很好,那里全都是官儿,一个小吏都没有,进去了就是管身。每一位执法人员,都是官儿。”
  殴打小吏和殴打朝廷命官,是两个概念。
  前者可以说是出于一时义愤,后者就是无视朝廷威严,有造反嫌疑。
  “从今往后,大明朝不在有小吏,将原本的小吏,变成九品官、八品官。村长为九品、乡长为八品、县衙的六房之主,提拔为七品,县令、县尉皆为六品,互不管辖、互不统属。”
  “知府为五品、巡抚为四品、六部尚书三品、副丞相二品、丞相、太师一品。如果没有秀才身份,最多只能当七品官。如果没有举人身份,最多只能做六品官,如果没有进士身份,最多只能做五品官。”
  片刻后,子贡总结了自己的想法,说道:“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秀才考四书五经的默写,举人考大明律的默写,进士考朝廷最近十年诏令的默写。秀才谁都有资格考,举人就必须先当上一段时间的九品官并擅长君子六艺中的一种,才有资格考,进士必须擅长六艺中的两种,外加超凡之士才能考。”
  “与此同时,改变官无封建、吏有世袭的现状,从今往后都是官儿,底层职位不再世袭。”
  孔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银子呢?上哪儿来弄这么多银子?即使一个九品官,一年只给五十两银子,按照赐你的想法,一个乡起码能有十个九品官,一个县至少一百五十个九品官,一省之地便是两万个九品官,光是北地,就有十来万九品官,京城起码两万九品官,他们每年的固定饷银不低于六百万两,这还只是文官。”
  “我军士卒每月饷银一两,加上逢年过节的赏赐,一个士兵一年不低于十五两,如果加上他们日常训练的消耗,考虑到兵器、铠甲的磨损等,平均下来,一个寻常士卒,一年要消耗二十两银子。”
  “如今朝廷有六万中央军,三十万新军,每年消耗不下于八百万两。要是再加上一些修炼资源,光是军队每年的消耗就不少于一千万两,哪来的这么多银子呢?”
  “可以向墨翟师叔学习,我们可以成立官营衙门,统合北地所有赚钱的行业,成立各种行会,借助行会的力量,指导民间商人,统一定价、统一制造、统一售卖。”
  “我们北地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许多特产,若是统一经营,做得好了,到时候一年两三千万两的利润,总是有的。”
  诸子百家一大抄对不对?
  我子贡虽然是儒家的,但是抄袭墨家的又怎么了?
  不就是抄你的吗?
  这也是诸子百家之时的一大特性,真正的好东西,今天是你的,明天就是我的了!
  墨翟师叔,你的官营政策很不错,现在是师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