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青史斑斑,千载之下,谁留名姓
作者:青玉狮子      更新:2023-03-21 13:32      字数:2246
  “癸未夜变”——
  于是,几乎殿内每一个人,包括皇帝在内,都想到了另一个人——
  皇帝望去,很快,找到了人,抬手,做一个招呼状,“文鸯!文鸯!”
  本来,“鸯”为小字,朝堂之上,应该正经喊“文俶”的——不过。好罢,这种时候,也不必抠这种细节了。
  文鸯出班,上前,伏地、稽首。
  文鸯只是回话,不是觐见,本不必行大礼的,但卫将军一直保持着一个伏地稽首的姿态,作为其僚属,站在其侧旁,高其一大截,是一件很别扭的事情。
  之前,张泓也是伏地、稽首——道理是一样的。
  文鸯不是“老人”,皇帝客气多了,抬一抬手,“次骞,起来说话!”略一顿,想起什么,“澄洄也起来!”
  文鸯、张泓都谢恩,但都未起身。
  皇帝亦不强求,“次骞,‘癸未夜变’,你是亲历者,到底……怎样一回事?”
  透口气,声音又开始发颤了,“他……到底是谁?”
  殿内安静下来,人人屏息以待。
  文鸯嗫嚅了一下,偏转头,看向……卫将军。
  卫将军……依旧保持着伏地稽首的姿态,一动不动。
  文鸯注目片刻,回过头,咽了口唾沫,艰难的说道:
  “臣……君前失仪,自劾……大不敬!请陛下……降罪!”
  说罢,再次深深稽首,不说话了。
  殿内,再次“嗡嗡”一片。
  君有问,臣不能不答,不然,同“御前咆哮”一样,轻者,算“君前失仪”,重者,如文鸯“自劾”的,可以上纲上线到“大不敬”。
  皇帝自然不会追究啥“大不敬”,而重点也不在文鸯是否“大不敬”,重点在于,谁都看得出来,文鸯之所以不答皇帝的问,是因为——没得到卫将军的允准。
  可是,若卫将军确是何天,徐登不过年老眼拙,认错了人,又有啥不能说的?
  除非——
  卫将军真不是何天!而真是——故太子?!
  许多人的心跳,都不由的加速了!
  “唉!”皇帝顿足,“你!”
  来回踱了十余步,突然驻足,喊,“江统呢?江统在吗?”
  群臣反应过来了:朝士中,亲历“癸未夜变”者,还有一个江应元啊!
  而且,江应元还是故太子的僚属——还不是普通的僚属,在故太子诸僚属中,应该算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了罢?
  江统做过两件极具“代表性”的事情——
  其一,上书劝谏太子“力疾朝侍”“勤见保傅”等“五事”,此上书经杨骏大力“播扬”,朝野皆知,皆目江应元“忠贞检正,风操可称”。
  何云鹤、杨文长之间的恩怨,同此上书也颇有点干系。
  这些事情,本书前文,都有交代。
  其二,故太子被废,防送于许昌宫,江统率十数位“东宫旧臣”冒禁送故主于伊水之滨,司隶校尉满奋飞马禁止,若非何云鹤及时现身,江应元以下,皆必入狱。
  这件事,进一步增强了江统“忠贞检正、风操可称”的形象。
  江统既是故太子僚属之“代表”,就算比不得徐登之熟稔故太子相貌言行,但几年下来,见总该见过几面罢?
  另外,江应元虽和何云鹤熟识,并一同“复太子”,却非其僚属,相对于文鸯来说,其地位客观、超然的多;至少,不必如文鸯一般,卫将军不点头,就只好“君前失仪”。
  同为“癸未夜变”之“亲历者”,卫将军到底谁何,出于江应元之口,可信的多了。
  有人心说:圣上的反应……挺快的嘛!这个“圣质”……似乎有点不大“如初”了?
  江统也入城了,不过,目下不在宫中。
  于是,派出追锋车,急传江统。
  江统传到之前,殿内无人说话。
  那个气氛……真正叫人窒息啊。
  有人已经憋的头昏目眩了,终于,殿外宦者唱名:“故太子洗马江统入觐!”
  殿内立即骚动起来。
  江统匆匆而入。
  行过大礼,起身,垂手而立。
  “江统!”皇帝的手颤颤的,指一指依旧伏于阶前、一动不动的那个人,“你说……他到底是谁?何天?还是……故太子遹?”
  江统默然。
  殿内每一个人,都竖起了耳朵。
  呼吸可闻。
  终于,江统开口了,声音低沉,隐有金石之音:
  “臣不敢欺陛下,更不敢欺天下——”
  吸口气,一字一顿,“彼,故太子遹也。”
  殿内大哗!
  徐登放声大哭!
  皇帝的两只手,都向阶下伸了出去,话里,也带出了哭音,“沙门!沙门!”
  阶下的那个人,背脊剧烈的抽动了几下,但依旧保持着稽首的姿势,不抬头,不出声。
  皇帝只好缩回手,提高了声音,“那……何天呢?”
  殿内的声浪,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江统的回答,清清楚楚:“回陛下,‘癸未夜变’,何天以身护卫故太子,已……殁了!”
  殿内再次“轰”一下,又开了锅了!
  皇帝高声,“到底……怎样一回事?”
  江统刚说了“回陛下”三字,殿内的声浪,便又倏然降了下来,江统余下的话,便清清楚楚了:
  “……‘癸未夜变’,故太子身负重伤,彼时,贾郭搜捕甚急,何敢泄露声迹?于是,臣等筹议,对外,只说……故太子经已身故,养伤于繁昌琼苑者,其实是何天。”
  “如是,贾郭既以为所谋已得逞,便或不为己甚?”
  “故太子伤势极重,昏厥长达一月,期间,贾郭虽败,但庶人伦篡逆之迹已现,而故太子重伤未痊,何以倡义?所以,依旧不敢泄露声迹,不然,必引来庶人伦之追杀!”
  庶人伦,即赵王伦。
  “故太子大致痊愈之日,正是齐王冏讨庶人伦之时,故太子说——”
  “‘吾之被废,虽曰奇冤,但总是荒唐不孝,失爱于君父,无可怨尤!目今,清河王世子已立为皇太子,统嗣已定,吾若示天下以庶人遹之真面目,则天下必不知所从,讨逆诸军必未战而自乱,适足以为赵王伦各个击破也!’”
  “‘我是死过再生之人,名位,于吾,云烟也!罢了!从今以后,我就永远是何天了!何君高义,为护我而身殁,我以其名姓,力图恢复,再造乾坤,留‘何天’二字于青史,也算补报了他的救命之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