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节
作者:藕花      更新:2023-03-17 23:42      字数:1920
  程岳淡道,“就算按五千人来拔,这粮草能都落进大伙的肚子?粮草不够你就不会想想办法?若事事都要本监军亲力亲为,要你何用!”
  第389章保举
  继何副将之后,薛东野脑门上的汗,也被骂出来了。
  不过想想也是,就算拔来五千人,但以俞志国的德性,肯定是要克扣粮草的。
  他们三千人的粮草虽然不多,但程岳不克扣,跟五千人也差不了多少。
  再加上如今已算入夏,西北也是草长莺飞,野菜兔子都是有的。行军时抓一些,回头再到各地驻军借一些,粮草暂时还能支应。
  想明白之后,心里有了底气的薛东野也不啰嗦,自去安排了。
  但程岳却没见轻松,反而面色越加凝重。
  他这一路直奔三川口,必要成为西胡人的靶子。前途艰难不说,俞志国肯定会因为这些士兵私自投奔自己之事,克扣后续的粮草。
  而因为战乱,相信很快便会有流民四起。那些平日里藏头露尾的山贼强盗,只怕也会出来趁火打劫。
  估计各地驻军的粮草不被西胡人抢夺,也要被这些贼人祸害,必是紧缺的。
  如今春夏之交,就算还有百姓在坚持耕种,可等到长成,那也是秋天的事了,这么多人怎么坚持得住?
  “拿纸笔来。”考虑再三,程岳提笔写了封信,与他请罪的奏折一起,命人送回京城去了。
  石青不解,“主子为何不等有些战功再往京城送?到时要什么,只怕也容易些。”
  程岳摇头,没有说话。
  心中却是明白,等他有了战功,只怕克扣的人就会更多了。还不如趁着现在情况惨淡求求情,只望龙椅上的那位能顾念天下苍生,明白大义了。
  半月后,京城先后收到前方战报。
  谁曾想,西征军出师之后,仗还没打,先出了内讧。
  先是程岳递折子告罪,说没管束好霍通,让他偷了令符,私自领兵出征,如今莫明失踪。
  尔后俞志国的折子上也说,监军硬要充当急先锋,听说也是被人围困,行路艰难,全赖他在后头照应云云。
  可因为监军这样拖后腿,所以影响到了他赶赴边关的速度。如今没能开战,尽快把西胡人赶出边关,可不是他的责任。
  见了这两封折子,朝野之间,一时骂声一片。
  皆说程岳是“书生误国”,当初就不该让他去当这个监军。如今闹成这样,可如何收拾?一面又同情俞志国,觉得他是生生被人拖累了。
  消息传到后宫,淑妃越发得意。
  有一回就故意把话说到宁芳跟前,结果当着永泰帝的面,宁书女当场就炸了毛。
  “若说监军有误,那差遣监军之人,又当如何?”
  这话实在恶毒,生生噎得后宫前朝,再无人敢作声。
  程岳再怎样不好,也是永泰帝派出去的人。他不好,那是皇上老眼昏花,还是犯老糊涂了?
  然后有那清醒务实的,譬如首辅王恽大人,便打断了朝中那些没意义的争吵,只跟皇上商议起后勤保障。
  虽说大军开拔时已经拔付了一批粮草,可几万人的口粮,不可能一次凑齐。所以当务之急,还得有人押运粮草过去。
  这么一问,朝中鸦雀无声。人人皆往后缩,不愿去冒这个险。
  眼下局势不明,或者说很有些糟糕,万一去当了炮灰,谁能记得?
  此时,京兆尹的府尹周大人站了出来,“臣愿保举一人。”
  嘁!
  还以为他舍生忘死,愿意前往呢,原来只是想推个替死鬼,但所有人还是专注的竖起耳朵听下文。
  “臣保举的是桃县县令宁怀璧,此人有胆有谋,稳妥细致,押运粮草,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王恽不同意,“哪有派县令去押运粮草的?况且桃县又不产粮食。他来京城还不满一年,怎好又动官职?”
  可周大人却坚持已见,“非常时候,当然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桃县离京城极近,宁县令过来便利。况那县中之事并不繁杂,可从我府尹调一位推官去兼顾就是。”
  这也太不要脸了。
  又要人去送死,还想霸着人家的坑,太没道理了。
  看不下去的户部尚书姜大人站出来道,“若要人去,好歹也得师出有名。不如调到我们户部任个主事,才勉强说得过去。”
  可此时跟周大人交好的吏部尚书,于大人也站出来说,“桃县县令是从六品,户部主事是正六品。官员考核起码也要三年吧,宁大人才上任半年,这就升了一级,实在与朝廷规矩不合。”
  姜尚书冷笑,“方才不有人说,非常时候,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怎么这会子又讲起规矩来了?”
  眼看还要吵闹,永泰帝忽地问道,“谢大人,你看如何?”
  谢应台心中一跳。
  京城府尹,吏部尚书周于皆是他的人,这会子皇上是疑心起他了吧?
  再想想不过是舍一品官职,却能把宁怀璧往虎口上送,倒也不亏。
  于是他道,“按理说,宁大人这样,确实没有升级的道理。但事有轻重缓急,依臣之见,不若将宁大人暂且调任户部,代任六品主事一职。待战事结束,视其功绩,再行定夺。皇上以为如何?”
  “可。”永泰帝爽快点了头,大印一盖,把宁怀璧给调了。
  可随后在桃县县令的任命上,却没有听从周大人的推荐,任用那位辛升乾大人,而是被今年的新科榜眼半道劫了胡。